崗位標兵-劉艷雙

#2020年崗位標兵#
劉艷雙,女,黑龍江佳木斯人,中共黨員。2019年10月入職,現任公司互聯網事業部架構師。
一、其實,寫代碼不是我的主業
隔行如隔山。對于“架構師”這一職務的具體工作,我想多數人可能都不是那么清楚。所以,劉艷雙耐心細致地做了解釋:承擔公司重點推進項目的技術管理職責,負責項目管理、開發資源分配等;參與系統的需求調研、需求分析、架構設計,負責在整個項目中對技術活動和技術說明進行指導和協調;系統實施、維護、分配用戶職責,編寫培訓手冊,培訓各使用部門等……
聽后只有四個字的感受:不明覺厲。
——您的日常工作是不是寫代碼、編程,跟電影里的黑客一樣?
其實,寫代碼不是我的主業。我的工作,在某種程度上更像是一個“翻譯+項目經理”,要把用戶需求(比如公司的某項業務構想)從邏輯上分析透徹,轉化成技術語言,勾畫出實現特定功能的“架構圖”,交給團隊中的軟件工程師進行你所說的“寫代碼”操作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的工作重心更多偏向于項目需求分析,與需求方反復溝通,澄清意圖和技術細節;然后,執行項目經理的工作:給出開發規范,搭建系統實現的核心構架,并根據團隊掌握的資源進行分工協調,推動業務需求的技術實現。技術功能交付后,繼續跟進使用情況,跟進各種完善調整。期間,保持與需求方的持續溝通——售前、售中、售后工作全流程跟進,一個環節都不落。
——難怪石總把您評價為“與兄弟部門溝通的窗口”。
劉艷雙聽后,爽朗地笑了?!按_實,我跟各部門都比較熟?!彼齺碜院邶埥?,言語間難掩東北人特有的爽朗、大氣。同時,有著優秀架構師的珍貴天賦:自來熟,親和力強,善于溝通,專業知識過硬,能夠把用戶提出的各種專業領域的業務需求,進行快速準確地理解分析,并梳理成邏輯性強、符合技術開發范式的技術語言。
作為一座高效整合、準確傳遞的橋梁,信息輸入端或殘缺不全或紛繁蕪雜;而到了出口端,則秩序井然,全都適于接受程序代碼的編輯。
架構師聯通了兩個不同的世界。百度百科把系統架構師譽為“特定的開發平臺、語言、工具的大師”,因為他們總能對常見應用場景給出最恰當的解決方案,并對自己的團隊有足夠了解,能夠做好項目的協調管理,確保工作達成。
然而,優秀的架構師不是天上掉下來的。
二、甘于栽樹的人,是有眼光和胸襟的
2001年“入世”成功,加快了中國的信息化進程。一時間,辦公自動化、信息系統開發等成為各大高校的熱門專業,也成為中國企業競相引入的“香餑餑”。劉艷雙笑稱,大學填報志愿時,自己也是“順應時代潮流”,跟著熱門走,不覺間就踏進了IT行業。從大學實習開始,一直從事軟件開發,不知疲倦地寫代碼,一行接著一行,轉眼間已經小20年了。
“比起現在的年輕人,咱們‘80后’都太老實,循規蹈矩,缺少冒險精神?!绷钠甬厴I后的工作經歷,她說這其實是一個有著鮮明時代烙印的話題,“在上一家單位工作了十多年,從來沒想到過要出來看看,只是眼睛向里,一心想著做好自己的工作。不過,非常感謝這十幾年的踏實付出,心無旁騖做一件事,沒有時間的歷練,往往經不起推敲?!?/span>
十幾年里,她兢兢業業地鉆研打磨著每一行代碼,咂摸分析著每一個參與過的項目,積少成多,熟能生巧,經驗日益豐富。并且在無形中慢慢練就了一種近乎直覺判斷的本能,這是架構師、技術總監的基本功。
“就好比庖丁解?!澜缟嫌懈鞣N牛,肥的瘦的,高的矮的——但是庖丁能夠一眼越過牛的外表,直透筋骨。業務需求千差萬別,但是最終要實現技術落地,這個過程中是有規律可循的?!痹贗T行業,寫代碼、跟項目,積累一定經驗之后,就可以慢慢進階,從事架構師、技術總監的工作了,可以在更高層面上,協調推進從業務需求到技術落地的過程。她需要這個更高的層面。
2019年,劉艷雙初次了解兗礦智慧物流,就被深深觸動了。這家公司開宗明義地把“智慧”二字寫在公司名稱中,體現出對創新大宗商品供應鏈上下游一體化商業模式的自信追求,對數字化、信息化作為發展基礎的高度重視。并不是誰都有這個勇氣的。
企業經營管理上信息化系統,基本上是“前人栽樹,后人乘涼”。導入搭建系統,投入一般都不小,但是短時間內卻未必能看到回報。所以,前幾年國內企業興起了一陣導入ERP、BPM等系統的熱潮,但很快就偃旗息鼓,多半以失敗告終。原因很多,缺乏對信息化系統長線投資的深度理解,以及缺少實施信息化改進提升的戰略定力和胸襟,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。
“咱們公司幾位主要領導都比較年輕,對信息化技術有深刻體會,并且實實在在地把信息化建設當成重點工作來抓。公司剛成立,就著手搭建系統,思想很先進、超前。那些甘于栽樹的人,是有眼光和胸襟的。這種決心和魄力非常少見。在智慧物流應該能夠得到更多學習和提升的機會,更好地發光發熱?!边@種對信息化價值不謀而合的共同理解和期許,成為劉艷雙加盟兗礦智慧物流的初衷。
2019年10月,劉艷雙開始接手公司BPM系統的開發完善,加快推進公司各業務板塊、管理系統的上線工作。近兩年來,公司的業務不斷發展擴大,組織架構隨之調整,各項需求層出不窮?;?、有色、油品、倉儲等新設板塊,需要盡快上系統;坑口管理、利潤核算、資金核算等的細化延伸需求,伴隨著原有系統功能的發展,也在迭代升級。
“非常充實!這說明大家已經越來越習慣于借助系統,并且主動向系統尋求提升業務效率。我們還是挺有成就感的?!眲⑵G雙說,“兩年來,我全程見證并參與了公司信息化系統的搭建,也見證了公司的奇跡般崛起。這種人生經歷難能可貴,當然,現在不過剛起步——未來更可期?!?/span>
三、“碼農”的自我修養
自謙為“碼農”的劉艷雙,總結了行業的三項自我修養:
一是專業,就是具備軟件開發和管理的專業知識,這是IT行業從業人員的看家本領。
二是肯干?!按a農”這個稱呼真實體現了IT人員工作的枯燥和繁復。只有認認真真、踏踏實實、加班加點的寫代碼、做測試,才能按時保質實現系統功能,滿足用戶需求。
三是虛心。IT行業有無數個細分市場,不同的應用軟件對應不同的行業需求。任何一個IT人員都做不到行行行、業業通。況且,作為架構師,直接面對業務需求時,就更需要向行業專家虛心請教,認真學習。
總結出來的這三項修養,其實并不全面。我們IT人員身上的優秀品質豈止這三點!要我說,清醒的角色自覺自律,可能是他們最根本的優秀素養。他們知道自己該做什么,該怎么做,并且二話不說,早就擼起袖子干起來了。
公司業務在迅速拓展、經營板塊在擴充、內部管理在升級,最后都體現在互聯網事業部的日常工作中。為這次訪談,與她約時間,她總是很忙。最后約在了某個晚上的七點鐘通電話——那時,他們團隊剛剛結束一次研討會。
“咱們公司工作節奏比較快,需求一般要得急,給的開發時間比較短,所以我們需要經常加班。艷雙總會跟我們一塊奮戰,有她在大家心里踏實?!辈块T同事譚曉東說,“考慮到艷雙總家里有小孩要帶,如果太晚,我們會建議艷雙總先走?!?/span>
敬業精神讓她選擇與團隊在一起共同奮斗??墒?,她還有一個身份,就是母親。把握好這份工作與生活的平衡,對架構師而言,也是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挑戰吧。
四、代碼一寫就是上萬行,不能有絲毫偏差
——最難的部分在哪里?是軟件系統的搭建研發嗎?
從技術角度來說,難度系數不是很大。翟總指明方向,我們就做。但是系統開發出來,可能未必成功。因為我們最終要看使用效果嘛。其實,后續的具體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。軟件開發完成,交付只是一個開始。
應用軟件的設計開發,滿足客戶規范化合規化的需求后,一般會相應降低靈活性。滿足客戶精細化管理需求后,就相應的要增加基礎信息錄入和信息間勾稽的工作量。有得就有失,這很公平。但有時候需求方當時不能理解,這是劉艷雙需要反復溝通交流的一個議題。
其實在軟件系統開發的前中后,都對良好的高質量高效率溝通有很高的要求。優秀的軟件,源于高質量的需求分析?!澳軌蚝托枨蠓皆谟押梅諊赂咝贤ń涣?,是軟件項目順利推進并取得成功的基石?!庇袝r候,因為對技術開發工作缺乏了解,少數同事會覺得互聯網事業部是在故意拖慢效率。
其實,正如劉艷雙所說,他們只是想確定業務需求的真實意思表達,避免或盡量減少返工,少走彎路。
“代碼一寫就是上萬行,不能有絲毫偏差。所以,開頭一定不能出錯,基礎要打牢。對業務需求的分析,是我們的基本功,也是前置條件。否則,一個溝通理解上的小錯漏,很可能意味著上千行代碼的重寫。我們受苦受累倒在其次,關鍵是耽誤開發進度,影響工作,那是不能接受的?!?/span>
在部門間的交流上,劉艷雙期望的還是多一些相互的信任、理解和支持。提起2020年做坑口站臺庫存管理系統開發時的情景,她對同事們充滿了感激?!澳菚r候,我幾乎天天找李馳龍、甘海靜他們,一天好幾個電話,一點一點的講,一點一點的問。他們從不厭煩,耐心細致地給我解釋,讓我們的需求分析進行得非常順利。特別感謝他們!”
劉艷雙多次提到,系統成功與否,軟件開發只占一部分,具體使用得好不好也很關鍵。如果手工錄入系統不及時、不規范,最后系統肯定跑不出準確的結果。所以,尚需各業務使用部門密切配合,自覺強化對系統使用的規范化?!暗钥偠啻螐娬{推動,現在已經基本達成初衷。手工報表與系統數據的核對工作進行了6個月,如今不符之處已經非常少了。最開始可能有幾百萬元的出入,現在已經縮小到幾十塊錢,甚至幾塊錢了?!?/span>
在大家共同努力下,公司的信息化進程在日趨規范完善。
五、一人計短,二人計長,相信團隊的力量
——思路打不開時,怎么辦?
她說一人計短,二人計長,要相信團隊的力量。遇到問題時,團隊一起頭腦風暴,基本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。他們年輕,對信息化有自己的理解。掌握的很多信息是我們不具備的,所以我們特別民主,不是我自己拍板就定,總是聽大家的意見。而“90后”為主的工程師團隊,則把劉艷雙看成親切、耐心、體貼的“知心大姐”,他們共同營造了一個融洽和諧的團隊氛圍。
——工作壓力特別大的時候,怎么克服?
她說,IT人一般會享受壓力,因為它同時帶來動力。壓力實在太大,我就去找我們石總,抱怨一下、傾訴一下。石總經驗豐富,總是能夠充分理解,給予我高質量的支持和指引,很好地緩沖掉壓力。
劉艷雙把所獲“年度崗位標兵”榮譽歸因于所處環境的優秀。
“有公司領導睿智前瞻的指引,有我們優秀團隊的支撐,有兄弟部門的密切配合——我只是按部就班,做好本分罷了?!?/p>
加快推動信息化建設落實落地,支撐公司升級晉位國際領先的大宗商品供應鏈生態組織者,這是劉艷雙、也是石總和互聯網事業部給自己的全新定位,是他們認可的“本分”。這個“本分”也應該成為公司全員的“本分”。讓我們共同努力!
六、同事眼中的“劉艷雙”
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 石勁松:
艷雙具備很強的專業知識以及豐富的項目經驗。有很好的團隊領導力,能夠處理富有挑戰性和復雜性的工作,能給年輕人提供提高自我的空間和機會。堅持工作原則,遇到問題不回避,不退縮,踏實肯干。溝通能力強,是與兄弟部門溝通的窗口。
互聯網事業部高級工程師 李世浩:
艷雙總工作作風嚴謹,無論業務場景多么微小,都處理得清清楚楚。業務能力卓越,針對大家的問題,總能迅速高效的給出可行的解決方案。態度上和藹可親,耐心可靠,充分展現了我們山能人踏實勤懇,兢兢業業的工作精神,是我們工作和學習中的榜樣!
互聯網事業部研發工程師 譚曉東:
艷雙總在工作中很細心,跟業務對接的時候能把需求了解得很透徹,然后把疏導完的需求再給到我們開發成員。一個清晰的需求對于IT而言是很重要的……平時工作中對不熟悉業務的同事,也能細心進行溝通講解。